第10章 玉不琢,不成器-《抗战之血肉熔炉》
第(2/3)页
总裁缓缓睁开双眼。
“所以振国很聪明。此次他只要人,不要所属部队一同调动,名义上....也只是为了充实第五军的指挥层。”
“那委座的意思是?”
“我已经答应了。”
总裁淡淡的说着,立马又话锋一转。
“彦及,你对振国今日此举,有何看法?”
布雷先生略作思忖,缓缓道来:
“观顾军长此举,确实与众不同。当此之际,我”党果“诸多将领往往汲汲于培植私人势力,行事不免就有了门户之见。而顾军长所呈报的这份名单上的八位军官,来源各异,这其中既有我中央军精锐,也有晋绥军、傅宜生部乃至地方警备部队之人。
顾军长并非引荐旧部,亦非安插亲信,反倒是想方设法,要将这些背景各异的军官罗致麾下。”
他见总裁正在认真聆听,便继续往下分析着:
“此乃其一。其二嘛........顾军长明确表示'只调主官,绝不调动他们原来的部队',只要军官个人,不贪图一兵一卒。这表明其意图在于吸纳人才、增强指挥效能,而非存了吞并友军、壮大自身实力之念。此等胸襟与见识,在当下军中实属难得。
顾军长着眼的是'治军'之本,在于锤炼部队的战斗力内核,而非简单的势力扩张。这份清醒与克制,相较于其年龄,尤为令人印象深刻。”
总裁脸上终于浮现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:
“振国,我很看好啊。从淞沪、金陵、徐州、武汉,到樟城、长沙、昆仑关、太原,这一路走来,第五军战绩斐然,绝非侥幸。振国的治军与谋略,在同辈中堪称翘楚。”
他的语气之中带着一丝欣赏之意。很快,又转为深沉:
“只是...........正因振国才识过人,又是我的小同乡,如今年纪轻轻便已身居高位,才更需要精心雕琢。玉不琢,不成器啊。”
总裁望向布雷先生,目光深邃:
“彦及呐.......你可知我为何要将他从第五军调离,安置在军令部第一作战厅副厅长的位置上?”
布雷先生微微躬身。
“顾军长年纪虽轻却已战功赫赫,委座将其调回中枢,置于军令部,实则是令其暂离风口,得以从全局视角观摩、学习、沉淀。此乃是淬炼重器的必经过程。”
“知我者,彦及也。”
总裁微微颔首。
“振国今年才二十八岁!如此年轻的上将..........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。我对他,非但要大用,将来更要重用!但重用之前,必须确保其心性、能力、眼光,都能匹配更高的位置,担得起更重的责任。”
总裁拿起水杯,抿了一口,语气愈发凝重:
第(2/3)页